本网站使用饼干、标签和跟踪设置来存储帮助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的信息。 不要理会这个警告

搜索结果

你们看到的是1-1011项目

  • 作者/编辑:唐超x
  • 通过访问进行细化:全部x
清除所有 修改搜索
限制访问

黄传福,庄金超,涂显堂,周明智

对象

三叉神经痛(TN)患者在反复伽玛刀手术(GKS)失败后进行显微手术的结果以前没有被研究过。微血管减压(MVD)对反复GKS失败的患者的影响被报道。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在1999年至2004年期间,8名患者(5名女性和3名男性)反复接受GKS并经历了治疗失败,随后接受了MVD。这些患者因复发性或残余顽固性三叉疼痛而行MVD。MVD前面部疼痛持续时间为0.8 ~ 13年(平均5.2年)。总治疗剂量为110 - 140戈瑞(平均129戈瑞)。年龄44 ~ 68岁,平均59.5岁。7例责任血管(5根动脉和2根静脉)位于神经入口区的患者在MVD后疼痛有所缓解。一名无法识别血管的患者没有好转。术中均未见放射性蛛网膜增厚等损伤征象。在一位患者中,在神经进入区发现了一段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例患者在MVD后1个月和3个月出现麻木。

结论

微血管减压是治疗反复GKS失败的TN患者的有效方法。在这个小系列中,先前的放射治疗对患者的手术难度或风险没有负面影响。放射手术可引起血管损伤并引起疼痛复发。

限制访问

黄传福,庄金超,涂显堂,林龙攸

对象

反复伽玛刀手术(GKS)治疗三叉神经痛(TN)是难治性病例的一种可接受的方法,但在剂量效应和神经耐受性方面尚不确定。作者报告了他们对28例患者3.5年以上随访的经验。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1999年至2004年间,共有28例复发或残留TN患者接受了反复GKS。第一次和重复手术后的中位随访期分别为52个月和43个月。使用4毫米准直器瞄准三叉神经入口区,最大剂量为40 ~ 76 Gy。添加剂量在110 - 152 Gy之间。症状的中位持续时间为4.86年。其中12名女性(46%)和16名男性(54%)。

在最后一次评估中,共有19例患者(68%)报告疼痛缓解。在这些患者中,有13人不再服用止痛药。在中位随访12个月(6-48个月)后,9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复发或残留疼痛。10例患者出现新发面部麻木。超过115 Gy的添加剂量与面部麻木和非面部麻木相关(p = 0.047)。无明确的添加剂量与疼痛缓解相关(p = 0.23)。

结论

在大多数患者中,重复GKS可使疼痛得到持久缓解,较高的添加剂量(> 115 Gy)易于引起面部麻木。然而,需要前瞻性试验来全面评估GKS的疗效和晚期并发症。

免费获取

马飞,范元和,廖业辉,唐强,唐超,徐世才,王庆,兰永树,钟德君

客观的

后路C1-2固定不融合使移除植入物后恢复寰枢椎运动成为可能,它已被用作齿状突骨折的替代技术;然而,这项技术的长期疗效仍然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齿状突骨折患者后路C1-2固定未融合的长期随访结果。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我们对62例II/III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行C1-2后路固定,未融合,随访时间超过5年。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第二次手术移除种植体,将患者分为A组(23例患者移除种植体)和B组(39例患者未移除种植体)。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A组计算C1-2关节活动度(ROM),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C1-2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见固体骨折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组患者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B组低,颈僵硬程度较B组轻(p < 0.05)。在A组中,87.0%(20/23)的患者在最终随访时患有寰齿突关节骨关节炎。A组末次随访时C1-2 ROM为6.1°±4.5°,而屈伸C1-2 ROM为1.8°±1.2°。旋转时C1-2 ROM与寰枢椎区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r = -0.403, p = 0.024)和寰齿突关节退行性变(r = -0.586, p = 0.001)呈负相关。

结论

后路C1-2固定不融合可有效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摘除种植体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摘除种植体后无法长期保持满意的寰枢关节运动。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外科医生应重新考虑后路C1-2固定不融合和二次种植物移除在保留寰枢关节活动能力方面的作用。

限制访问

余宗英,陈朝红,华文伟,李兆钦,黄dueng - yuan

免费获取

庄春超,张正兆,田玉生,庄克士,屠显堂,黄传福

对象

细胞密度是影响表观扩散系数(adc)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假设伽玛刀手术(GKS)后肿瘤细胞的丢失可能会改变ADC值。磁共振成像,包括扩散加权(DW)成像,用于检测脑肿瘤的细胞变化,以便作者能够评估肿瘤对GKS的反应以及该手术的疗效。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作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试验,涉及31例接受GKS治疗的实性或囊性前庭神经鞘瘤(VSs)患者。患者在GKS前和手术后多次进行了一系列MR成像,包括DW成像。作者对患者进行了长期观察,每隔6个月评估一次MR成像结果和临床结果。根据回波平面DW图像计算ADC,并在每次随访时比较ADC的平均值。

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36.5个月(范围18-60个月)。影像学研究显示19例患者(61.3%)肿瘤体积缩小,9例患者(29%)肿瘤生长停止。其余3例患者(9.7%)在18、36和42个月时发现肿瘤增大。

所有固态VSs在GKS前的平均ADC值为1.06±0.17 × 10−3毫米2/秒,GKS后6个月显著增加,并随时间继续增加(p = 0.0086)。最后一次平均随访36个月(18-60个月),治疗实体瘤的平均ADC值为1.72±0.26 × 10−3毫米2/秒(范围1.50-2.09 × 10−3毫米2/秒),显著高于GKS前(p = 0.0001)。肿瘤体积与ADC值呈正相关(p = 0.03)。

所有囊性VSs在GKS前的平均ADC值为2.09±0.24 × 10−3毫米2/秒(范围1.80-2.58 × 10−3毫米2/秒)。最后一次平均随访38个月(18-48个月),治疗后囊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89±0.22 × 10−3毫米2/秒。

3例实性VSs患者GKS后肿瘤肿大,但ADC值高于GKS前。作者认为这些肿瘤已得到控制,并继续对患者进行随访。

结论

表观扩散系数值可用于在成像研究中检测到任何确定的体积变化之前评估治疗结果,以及在其他成像结果不确定的情况下(如肿瘤体积增加或体积无变化),用于区分辐射诱导坏死与肿瘤复发。作者建议在常规MR成像检查中包括ADC测量,以评估GKS结果。

免费获取

张承钊,庄春超,吴明凡,刘文山,涂显堂,黄传福

对象

肿瘤相关性面肌痉挛(HFS)大多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作者在平均84个月的随访时间中报告了伽玛刀手术(GKS)对良性肿瘤相关HFS的影响。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在2000年至2011年期间,6例(5名女性和1名男性)患有桥小脑角单一肿瘤(4例脑膜瘤和2例前庭神经鞘瘤[VSs])并经历HFS的患者将GKS作为主要治疗方法。患者接受放射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52.7岁(范围45-60岁)。

患者的肿瘤位于放射手术靶区域内。4例脑膜瘤,平均放射手术治疗体积为5.3 cm3.(范围1.2-9.6厘米3.),平均放射手术肿瘤边缘剂量为14.1 Gy (12-18 Gy);2例VS治疗体积为2.5 cm3.1例,长11.2厘米3.另一组边缘剂量分别为11.5 Gy和12 Gy。HFS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15.5个月(范围3-36个月)。

结果

平均随访84个月(范围40-110个月)。总体而言,6例患者中有4例(66%)在GKS后无需药物治疗即可完全缓解HFS, 1例患者获得良好结果。实现改善的平均时间为12.6个月(范围3-24个月)。只有1例患者未能缓解HFS,巧合的是,该病例中肿瘤没有缩小。在GKS后平均56个月的随访中,所有6名患者(100%)的肿瘤生长得到控制:5名患者的肿瘤大小减小,另一名患者的肿瘤大小保持不变。GKS后未发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1例面部麻木患者在肿瘤缩小后症状有所改善。

结论

伽玛刀手术在治疗良性肿瘤相关的HFS和控制肿瘤生长方面似乎有效。肿瘤体积的减小与痉挛的改善有关。虽然痉挛缓解的时间延迟与GKS相关,但预期副作用最小。

限制访问

黄传福,邱世英,吴明芳,涂显堂,刘文山,庄金超

对象

细胞密度是影响表观扩散系数(ADC)变化的主要因素。作者假设伽玛刀手术(GKS)后肿瘤细胞的丢失可能会改变ADC值,并使用扩散加权MR成像(DW成像)评估脑肿瘤的细胞变化,以检测其治疗反应和GKS的疗效。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在本文中,作者描述了一项前瞻性试验,涉及86例患者,其中38例实性或主要实性脑转移,30例脑膜瘤和24例听神经瘤均接受了GKS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GKS后多次进行了一系列MR成像检查,包括DW成像。对转移性病变每3个月复查一次,良性肿瘤每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回波平面DW图像计算表观扩散系数,并比较每次随访的平均ADC值。

结果

所有脑膜瘤的平均ADC值为0.82±0.15 × 10−3毫米2/秒后GKS。最后一次平均随访42个月时,平均ADC值为1.36±0.19 × 10−3毫米2/秒,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增加(p < 0.0001)。钙化(p = 0.006)和肿瘤复发(p = 0.025)显著阻止了ADC水平的升高。

所有实性听神经瘤的平均ADC值为1.06±0.17 × 10−3毫米2/秒后GKS。最后一次平均随访36个月时,平均ADC值为1.72±0.26 × 10−3毫米2/秒,与GKS前的值相比显著增加(p = 0.0002)。在最后一次平均磁共振成像随访中,3例患者出现肿瘤增大(12.5%);然而,由于这些患者的ADC值明显高于放射手术前的值,这一发现被认为是放射性坏死的迹象,而不是肿瘤复发。

转移瘤的平均ADC值为1.05±0.12 × 10−3毫米2/秒后GKS。该值显著上升(p < 0.0001)至1.64±0.18 × 10−3毫米2平均随访9.4个月。磁共振成像显示,89%的肿瘤得到了GKS的控制。2例患者病变增大,但ADC值与gks前水平相同,因此认为病变复发。

结论

表观扩散系数值可能有助于在成像研究中明确的体积变化之前评估治疗结果。在一些影像学表现不明确的患者中,ADC值也可用于区分辐射性坏死与肿瘤复发。

限制访问

*冷叶波,唐超,何宝强,蒲霞民,康敏,廖业辉,唐强,马飞,王庆,钟德君

客观的

研究退行性腰椎滑脱(DLS)患者腰椎小关节形态特征与骨盆脊柱类型的相关性。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纳入142例L4级DLS患者(DLS组),100例无DLS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即非腰椎滑脱组)。在三维重建CT图像上测量L4-5关节突关节形态参数及L4-5椎间盘高度和角度;即小关节角(FJA)、椎弓根-小关节角(PFA)、小关节向性、小关节骨性关节炎(OA)。在x线片上测量L4滑移率、骶骨坡度和腰椎前凸。将DLS组和NL组患者按照Roussouly分类分为4个亚组(I、II、III、IV型)。

结果

在DLS和NL组中,随着骨盆棘突型由II型变为IV型,FJA关节突关节形态呈逐渐矢状向,PFA关节突关节形态呈逐渐水平向,OA关节突关节形态逐渐严重,关节突关节滑移率逐渐增加,而I型与II型变化完全相反。此外,与NL组相比,DLS组的小关节形态在PFA中有更多的水平取向,在FJA中有更多的矢状取向,小关节向性和OA更严重。

结论

DLS滑移段小关节形态与脊柱盆腔类型相关。小关节形态是不同脊柱盆腔类型关节形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DLS后关节重塑的结果。此外,小关节形态变化与DLS相互作用。此外,DLS患者小关节的形态重塑在脊柱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设计手术入路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限制访问

平田裕仁、森本忠嗣、冢本正嗣、吉原友仁、小林高美、高岛聪、茂和正明

限制访问

蔡育奇,刘方琛,张朝明,张哲贤,廖银贤,杨子兵,黄道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