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使用饼干、标签和跟踪设置来存储帮助您获得最佳浏览体验的信息。 不要理会这个警告

搜索结果

你们看到的是1-3.3.项目

  • 作者/编辑:廖叶辉x
  • 通过访问进行细化:全部x
清除所有 修改搜索
免费获取

马飞,范元和,廖业辉,唐强,唐超,徐世才,王庆,兰永树,钟德君

客观的

后路C1-2固定不融合使移除植入物后恢复寰枢椎运动成为可能,它已被用作齿状突骨折的替代技术;然而,这项技术的长期疗效仍然不确定。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齿状突骨折患者后路C1-2固定未融合的长期随访结果。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我们对62例II/III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这些患者行C1-2后路固定,未融合,随访时间超过5年。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第二次手术移除种植体,将患者分为A组(23例患者移除种植体)和B组(39例患者未移除种植体)。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A组计算C1-2关节活动度(ROM),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C1-2关节活动度的因素。

结果

所有患者均见固体骨折融合。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组患者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B组低,颈僵硬程度较B组轻(p < 0.05)。在A组中,87.0%(20/23)的患者在最终随访时患有寰齿突关节骨关节炎。A组末次随访时C1-2 ROM为6.1°±4.5°,而屈伸C1-2 ROM为1.8°±1.2°。旋转时C1-2 ROM与寰枢椎区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r = -0.403, p = 0.024)和寰齿突关节退行性变(r = -0.586, p = 0.001)呈负相关。

结论

后路C1-2固定不融合可有效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摘除种植体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但摘除种植体后无法长期保持满意的寰枢关节运动。对于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外科医生应重新考虑后路C1-2固定不融合和二次种植物移除在保留寰枢关节活动能力方面的作用。

限制访问

*冷叶波,唐超,何宝强,蒲霞民,康敏,廖业辉,唐强,马飞,王庆,钟德君

客观的

研究退行性腰椎滑脱(DLS)患者腰椎小关节形态特征与骨盆脊柱类型的相关性。

开云体育世界杯赔率

纳入142例L4级DLS患者(DLS组),100例无DLS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即非腰椎滑脱组)。在三维重建CT图像上测量L4-5关节突关节形态参数及L4-5椎间盘高度和角度;即小关节角(FJA)、椎弓根-小关节角(PFA)、小关节向性、小关节骨性关节炎(OA)。在x线片上测量L4滑移率、骶骨坡度和腰椎前凸。将DLS组和NL组患者按照Roussouly分类分为4个亚组(I、II、III、IV型)。

结果

在DLS和NL组中,随着骨盆棘突型由II型变为IV型,FJA关节突关节形态呈逐渐矢状向,PFA关节突关节形态呈逐渐水平向,OA关节突关节形态逐渐严重,关节突关节滑移率逐渐增加,而I型与II型变化完全相反。此外,与NL组相比,DLS组的小关节形态在PFA中有更多的水平取向,在FJA中有更多的矢状取向,小关节向性和OA更严重。

结论

DLS滑移段小关节形态与脊柱盆腔类型相关。小关节形态是不同脊柱盆腔类型关节形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DLS后关节重塑的结果。此外,小关节形态变化与DLS相互作用。此外,DLS患者小关节的形态重塑在脊柱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设计手术入路时应考虑到这一点。

限制访问

平田裕仁、森本忠嗣、冢本正嗣、吉原友仁、小林高美、高岛聪、茂和正明

Baidu
map